法國在
歐洲是歷史悠久、文化燦爛的國家。這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兩個特點,可以由盧浮宮這幢建筑體現出來。
中國國際旅行社的旅游攻略關于盧浮宮的介紹特別多,可以說每一位到
法國旅游的游客都會來到這里。
法國盧浮宮曾經是武裝的城堡,以后成為王宮,最后是世界聞名的博物館。今天,盧浮宮的全稱是“盧浮宮
國家博物館”。我們每個人都有參觀過或大或小的博物館的經驗。要是憑已有的經驗去參觀盧浮宮,很可能對“博物館”一詞的詞義無從把握。你不會覺得自己是平心靜氣地在參觀藝術品,而是好像你闖進了一座堆滿人類創造的藝術珍寶的大迷宮。
不過參觀盧浮宮需要做足準備工作,最好事先拿到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內部參考資料。今天準備不足,我就先逛逛
巴黎圣母院吧。小說《
巴黎圣母院》對塔頂檐口的怪獸有生動的描寫,南鐘樓有小門可入。平時不開,我有緣,正好遇上開放時間。同行者十余人走進昏暗的鐘樓,登上木梯,來到南大鐘身旁。我摸摸敲鐘人伽西莫多愛得發狂的那口鐘。手下別有一股涼絲絲的滋味。巴黎圣母院的鋼鐘于17世紀時重鑄。相傳,當時的貴族婦女和民間女子,紛紛往融化的銅液里扔金銀首飾,這就是今日銅鐘音質清純的原因。
我和一個法國女孩不約而同鉆進鐘內,這才發現鐘內空間很大。大鐘重13噸,杵形的鐘錘據說有500公斤。我不知道塔樓上是否有很多不向游入開放的地方,我的印象是小說《巴黎圣母院》里樓頂上天地很大,而事實上活動場地很小。另有一個感覺;雨果筆下的巴黎圣母院,不是一幢冷冰冰的石頭屋子,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生命,大教堂才是《巴黎圣母院》真正的主人公,真正動人的主人公,而我爬上塔樓,包括鐘樓在內,我見到的只是一處歷史名勝,是一座需要保護的古建筑。原來,生命來自作家筆下,來自作家的心頭。
離開巴黎第一名勝巴黎圣母院前,根據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游建議這里有兩點值得一提。其一,大廣場地下有古地下教堂,現為常設展覽會,可參觀這座大教堂從13世紀直到19世紀的珍貴文物。其二,大廣場的正中,有一塊界石,這兒是法國國家級公路的零起點,即全法國國道的距離,都是從這一點算起的。更多旅行社
出國游線路,歡迎登陸歐洲
法國簽證頻道;